照顺序轮流向皇帝汇报半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然后则轮到御史台的官员们发言。
当侍御史周子谅一脸严肃地走出了班列时,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将目光全都投向了这位看着瘦弱但全是硬骨头的冷面御史的身上。
周子谅毫不在乎上百人的目光,朗声说道:“臣侍御史周子谅弹劾户部侍郎萧炅不学无术、尸位素餐、损公肥私!”
周御史的这一句话,说的声音极大,如同一个炸雷在朝堂上响起。
原本还一脸轻松站在官员队伍之中的萧炅,听到周子谅这一声喊时,当时就懵了。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对付周家二郎的心理准备,可还是没有想到周子谅竟然敢在塑望朝参这种重大的聚会之际向他发起攻击。
如今的周子谅,可不是两年前那个小小的监察御史,他已经从正八品的官职一路高升到了从六品,不仅升迁的速度快的吓人,而且越来越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隐约之间已经有了向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这一高位迈进的苗头!
大唐监察系统的最高的官职是御史大夫,但这个官职常常是空缺的,而在御史大夫之下,便是御史中丞。一旦周子谅担任御史中丞这个职务,那么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员都要对他忌惮万分,只因为御史大夫是御史台实际上的最高长官!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李隆基,听到周子谅这一声喊之后,原本平静的脸色忽然黑了下来。
“周御史,你既然当众弹劾萧炅,可有什么真凭实据?”
皇帝的声音不高不低,听不出什么喜乐。
周子谅既然打算替儿子出气,那就不可能只凭刚才那一句话。这几天,他与张九龄仔细商议过,并且搜集了不少弹劾萧炅的内容,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足以将萧炅赶出长安。
周子谅于是大声回答:“萧炅不学无术,当着众人的面将伏腊读作伏猎,而且不止一遍,败坏了朝廷官员在百姓心目的形象!此事有众多当时在场的官员可以作证!”
一直不曾吭声的尚书左丞严挺之立即站了出来说道:“此事臣可以作证!萧炅前些曰子在出席祭吊典礼之时,座上放有一本《礼记》,他拿起来翻读,竟然将‘蒸尝伏腊’读作‘伏猎’。臣以为是自己耳误,于是再问萧侍郎,结果他仍然读作‘伏猎’!试问,我大唐朝堂之上怎能容纳这样的‘伏猎’侍郎!”
严挺之是出了名的严大炮,一旦开口批人,比御史们还凶,他既然站出来质疑萧炅的学识有问题,那就说明这萧炅还这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
如果萧炅稍微有点文化,怎么可能将《礼记》这么重要的一本书中的文字给念错呢?
当然了,指责萧炅不学无术仅仅是个开始,随后周子谅例举出来的一些萧炅另外的毛病更加严重。
作为掌管大唐国库的户部侍郎,萧炅这些年可是收受了不少的贿赂,更干过不少损公肥私甚至是贪赃枉法的勾当,所以不用周子谅一一举证,只要随便提出一些质疑,便足以让皇帝对他产生很大的怀疑。
远的不说,周子谅当着朝堂上官员的面,一笔一笔地算了一下萧府这一个月来在东、西市购买的各项货物加起来的价值,结果大家发现萧家一个月内光是在两市购买货物的开销,竟然是萧炅年俸的二十倍之多!
一个月的家庭开支用去了一官员一年的俸禄,岂不是说一年要用去二百倍之多?而且这还仅仅只是购买商品一项开支,其他的大项开支又会是多少呢?
弹劾了萧炅这些之后,还不算完。周子谅又列举出萧炅担任户部侍郎以来任人唯亲的一些事情,而被萧炅提拔起来的这些官员,也同萧炅一样不学无术,损公肥私。
这一下,萧炅脸上的冷汗像下雨一般往下落,而不远处的李林甫也是哑口无言,不敢公然站出来替萧炅说话。
等到周子谅说完之后,皇帝的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
“张相,你对周御史弹劾萧侍郎一事怎么看?”
张九龄面无表情地从前排走了出来,沉声说道:“臣作为三省首辅,有用人失察之错,恳请吾皇责罚!”
老张没有说谁对谁错,却是大包大揽地先自己承认起错误来,这一招着实够辣够狠!
其实,萧炅当初是由李林甫举荐出任户部侍郎这一职务的,如今张九龄却站出来向皇帝承认错误,这一下不仅堵死了李林甫替萧炅开脱的后路,而且也等于是承认了周子谅的弹劾是正确的。
于是,肥头大耳的萧侍郎,这回栽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