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雪夜歌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天下道教(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

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

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真人: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羽客:亦称“羽士”、“羽人”。

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先生: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道教不仅明文规定了各种修持戒律,也在祀神、修真、拜师、斋醮、参访、饮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禁忌。

四不吃:道教|徒不吃四种肉食——牛肉、乌鱼、鸿雁、狗肉,因为牛、乌鱼、鸿雁、狗分别代表忠、孝、节、义。

道不言寿:道教重生恶死,忌讳询问年龄,所以问老道长高寿是不礼貌的行为。

戊不朝真:道教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不烧香、不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

其中作为道教之中最大的两个教派全真教与正一教,区别又是极大。

出家修行的差异,正一派道士则以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的符箓活动为主。该派道士按传统皆为不出家道士,他们可以结婚生儿育女,过家庭生活。

可以食荤;除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之外,平时可以穿俗装,不留胡须,发式随俗。俗称"火居道士"。

全真派讲究内、外丹的修炼。内丹即人身的精、气、神的修炼,是全真派的主要修炼方术;外丹即用铅汞和药物配制烧炼一种可食丹丸的方法。

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规定皆为出家道士,有四点基本要求:即第一,不结婚;第二,不食荤;第三,平时也必须着道装;第四,束发面须。他们都住在宫观里。

饮食起居的差异,正一道派没有严格要求是否住庙修行,所以正一道士很多是以散居的形式存在的。

由于是修炼符箓为主,正一道士对于饮食的戒律也较为宽松,住庙道士多是奉行斋戒,而散居道士多数只在法|会前后三日需要斋戒。在对待婚姻问题上,正一道派是可以结婚的。

全真道士由于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中提倡住庙修行,所以基本上是以住庙为主,并且由于以内丹修行为主,全真教派禁止非俗家弟子食用荤腥;住庙修行的全真道士多不提倡结婚。

服装穿着的差异,正一派道士由于散居比较普遍,所以服饰受到世俗影响更大,出现了与清朝时期日常穿着更加接近的道装制式。

全真教保留了较为传统的道袍制式。从冠冕上,正一主要以庄子巾、九梁巾为主;全真主要以混元巾为主。

道教三大名山,武当山位于天水卢氏天宝福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石、二十四涧、三潭、九泉。

除了道经中记载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道飞升外,当代历史所记载的武当山道教最开始起源于春秋时期,老子弟子文始真人尹喜曾在武当山隐仙岩修道。

后唐代五龙祠的修建开启了武当山辉煌的历史篇章,经历宋元、特别是明朝时代武当山道教走向了最辉煌的顶峰。

龙虎山位于门鹰潭市,祖天师曾在此处修行,练就金丹,现龙虎山正一观有一口上万年历史的古井据说就是当年的炼丹井,另有龙虎山太上清宫一棵将近三千五百年历史的古树,据说是祖天师手载。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天师携带印、剑、返回龙虎山修行,从此龙虎山就成了正一道祖庭和正一道中心。

齐云山位于蒙都徽州,又成白岳,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

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至南宋的数百年间,齐云山道教开始逐渐走向了兴盛,明代全国上下,从天子至庶民多数崇道,齐云山道教在明代走向了辉煌的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整个天下公认的道家气运最为昌盛的青城山,却并没有被列入其中,原因也极其简单,对于众人来说,青城山虽说是最为强大的道家祖庭之一,可是却并没有被加入天下盟之中。

青城山位于玄陵颍川,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纪念。

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青城山自身的强大之处,自然是众人公认的,但是青城山向来低调,不愿意做太多抛头露面的事情,在名气之上,最近些年里,反倒有些比不上天地盟的名头。

若不是老天师张德的飞升,众人甚至都要以为,这个所谓的青城山已经要沉寂了。

说道天地盟,恐怕整个天底下要说最大的组织,除去了九官之外,便是这天地盟了。

只是可惜天地盟虽说强大,内生力极其具有活力,可是在整个天下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极其浅淡,甚至大有一种零零散散一盘散沙的感觉,也就并不是十分的引人注意了。

净天地神咒:此咒可以制魔召灵,役使群灵,安镇五岳,保天地长存,扫荡厌秽,正气充沛,使邪气消灭,祛病长生。天地之间,污秽太多,均由人为,所以需要此咒以清净之。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aidubo.org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