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出兵数量不得少于五万。
学生可比农民难说服的。海抗军虽然已经打出了声威,但是要这些青年学生们全部加入海唐国国籍,明显的有难度。即便是海唐国承认双重国籍,不少学生也心存疑虑。
所以,海抗军答应,战后任凭这些人自由来去。
五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参战,换取五千学生兵,而且战后还自由来去,绝对划算。委员长的账目算的很清。
作为海抗军来说,只是技术兵种严重匮乏,急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兵。不过即便是委员长不答应这些条件,海抗军出兵缅甸也责无旁贷。这是为炎黄子孙而战,并不仅仅是为了海唐。
经过苏青的筛选,海抗军在年底前就得到了五千学生兵。要知道,海抗军现在选潜艇兵,海军,飞行员,装甲兵,炮兵,工兵,现在都有了相当完善的招兵要求。
这可解决了海抗军一个极大的困境。要知道,海抗军现在各个技术兵种仍然缺人,尤其是空军飞行员,现在是严重的青黄不接。海抗军在四二年年初大约有三百多飞行员,但是到了四二年年底,包括学员和菜鸟也不过五百飞行员。
将来,加贺号航母修复,李广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当然更找不到合格的士兵。让战舰等人员,这种怪现象估计只有海唐国会出现吧。
这五千学生兵,足足能挑出了五百名适合做飞行员的新兵。三百多潜艇兵。其他各个技术兵种也都得到了补充。
等这些人员都派上用场,海抗军的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
在四二年下半年,世界范围内最关键的几场大战,除了海抗军在锡兰取得了完胜,其他的战役还在血腥的进行。苏德战场上,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打的残酷无比。中部太平洋战场美军和曰军在瓜岛和新几内亚打的也相当艰难。
中部太平洋战局的扩大,对于中国和海唐国的整体战略有利。
而发生在非洲的两场战役只说明一件事情:盟军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已经取得了优势。但是这样的态势,对于中国和海唐国来说是不是有利,非常值得商榷。
要知道,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海唐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扭转美国的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而中部太平洋的战争规模扩大,也说明海唐国的努力有了成效。但是,盟军在非洲取得阿拉曼大捷和盟军的北非登陆说明美国仍然在继续“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至于英国对反攻缅甸的不热心,更加说明一点,英国仍然在坚持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要知道,在北非登陆行动中,美英两国动用了十多艘航母,九艘战列舰,九艘重巡洋舰以及六百余艘其他舰船。虽然航母大多是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正规航母只有那么两三艘。但仍然不可否认,这是一支巨大的力量。相比之下,太平洋战区的美国海军力量就弱了不少。
美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展现了威力,但是相对于世界战局来说,物资和兵力仍然不够。分给大西洋战场的多一些,太平洋战场就会少一些。
而这正是李广所要逆转的战略。
现在的形势,就是海唐国和英国在角力,海唐想把美国的战略向太平洋战场拉,而英军想把美国的战略方向继续留在大西洋。
绝不能眼看着,英国或者说大西洋战场分走美国的大量军事资源。别看这些资源落不到海唐国手中,只要能倾斜向太平洋战场,就是对海唐国最大的利好。
因此,李广必须再次加把力气,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加大对太平洋战区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而且这个加力的时间点,必须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前。直觉中,李广认定:美英两国首脑的这次会议,绝对会继续巩固其“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共识。
不过,李广真不知道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具体召开时间。而这种有关美英两国最高级别官员安全的消息,以海抗军的能力还很难搞到。
所以,李广只能抓紧时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