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精”,刘虞派出了骑兵都尉鲜于辅率领三千人马直下高邑。
令刘虞没有想到的是,当鲜于辅率领部队抵达高邑城外十里处时,刘和居然不肯随鲜于辅返回幽州。
刘和是这样对鲜于辅说的:“冀州的大戏演到如今,刚过去一半,作为执行导演的我,怎么能不负责任地离开呢?”
鲜于辅无奈,只得一面派人给刘虞送信,一面将兵马驻扎在高邑城外等候。
“公子,你到底还在等什么呢?”李严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在等公孙瓒和袁绍他们一次吃个饱。”刘和回答。
“公子一开始便没有打算替韩馥保住整个冀州么?”李严再问。
刘和回答:“有句话叫做‘贼不走空’,放在袁绍和公孙瓒的身上最是贴切。这两伙人兴师动众的搞出这么大动静,若是不能捞到足以止住他们胃口的好处,岂会善罢甘休!”
“如今冀州的六国三郡大约以巨鹿泽为界,被切成三块,其中公孙瓒得了东北边紧邻幽州的河间国和渤海郡,地盘扩大了一倍;袁绍得了西南边的清河国全部、魏郡的大部、巨鹿郡的南部以及赵国的大部;而韩馥则保留下了常山国、中山国的全部,巨鹿郡的北部以及赵国的东北部。这样正好就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短时间内各方将不会再起冲突。”
“可是,韩馥如今手中只剩下了冀州的三成,公子如何对他交待呢?”
“我对韩馥有什么好交待的?若是没有我,丫的不仅要让出整个冀州,曰后还要四处漂泊,活活被袁绍逼死!如今他手中控制的地盘虽然少了一半,却能将分散的兵马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等于是实实在在地抓到了自己手中。更重要的是,今后只要韩馥背靠吾父,公孙瓒和袁绍再想威逼于他,就得掂量掂量我的态度!”
李严忽然发现,刘和刚才说话的时候,说的是“掂量掂量我的态度”,却没有说让公孙瓒和袁绍掂量刘虞的态度。
“公子,您刚才似乎说漏了一个地方。”
“哦,我有说漏么?”
“公子刚才将除了安平国之外的冀州其他国、郡都说了一遍。”李严有意提醒刘和。
“嘿嘿,我帮了韩馥这么多,他怎么也要给我一点好处吧,这安平国归我了!”
“啊!公子难道是想要借安平国立足么?卑职以为那里如今可不是什么好去处!安平正好夹在公孙瓒、袁绍和韩馥三方之间,公子若是插一足进去,只怕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啊。”
“谁说我要去安平了?我只是说要问韩馥要点好处,可没有想过去那个四战之地找刺激!”
“公子若是不去,就算问韩馥要来了安平,又有什么实际意义?”李严有些不解地问道。
“嘿嘿,这事我就告诉你一个人哦……我打算用安平国跟公孙瓒做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李严的八卦之心顿生。
“换个人回来!”
“啊!什么样的人居然值得公子用一国之地去交换?”李严大吃一惊。
“此人名曰赵云,便是上次护卫关靖前来高邑的那个白衣小校。”
“赵云此人真有这样的价值?”李严喃喃自问,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叫做羡慕嫉妒的表情。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哇!想当初自己投效公子时,别说是一国之地了,公子连一乡之地也没舍得花呀!当时就管了两顿饭,灌了一顿酒,结果就把我绑到冀州来了。不公平哇!赵云不过是一个百人屯长,想当初我李严好歹还是一县户曹呢!
刘和似乎看出了李严的憋屈,安慰着说道:“正方不要多想,赵云此人到底如何,你将来肯定能看得到。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今时今曰把你和他换一下,我也会拿出一个安平国来换取你的效力!”
不管刘和这话是不是真的,但能这么说,却让李严的心里好受了许多。士为知己者死,要是公子觉得自己不那么重要,还混个屁啊!
李严默默调整好情绪,然后又问道:“公子若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拿安平国去跟公孙瓒来换赵云,他必定心中生疑,到时候万一不同意,岂不是弄巧成拙?”
“被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有可能!不行,咱们得赶紧想个巧妙的法子,既不会引起公孙瓒的注意,同时还让赵云高高兴兴地来到我的身边!”
刘和拍着脑门,陷入到了新的苦恼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