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锦帆贼(二)
柴桑(今九江星子县),因柴桑山而得名,于前汉时置。
当大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时,相汇于鄱阳湖,就已经进入柴桑的领地中。这里,尽集烟波江南之美,山色空蒙,皓波渺渺。正当初夏时节,柴桑在皓月当空之下,极尽了妩媚风情。
拥千障,江环九派。
此时,庐江战事正酣,刘备亲自督战,以文丑为先锋,攻入丹阳郡治内,就在孙策整军准备和他来一场大战的时候,却突然转向,自丹阳直奔庐江。与此同时,正在和豫章纠缠的刘表军,也猛地北下,与刘备联手夹击,诺大的庐江在旬月之间,就已不复江东的治下。
这也使得孙策,一下子懵了。
二刘联军,猛攻丹阳。孙策紧急从吴郡召来了陈登,在丹阳县拉开了防线,与二刘僵持。
也就在这时候,周瑜领兵回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孙策的压力。
可这还远远不够,在四月中,丹阳县失守,孙策军再次退百里,芜湖至长荡湖一线,总算是稳住了阵脚。但孙策和周瑜都很清楚,这阵脚不过是暂时稳住,天晓得能够支撑到何时?
刘备可说是一洗在雒阳的委屈,整个徐州军都振奋无比。
不过,这振奋,这荣耀……却和严白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此刻正驻守在柴桑大营之中。
也不是刘备不信任他,不重用他。
虽然说刘备在雒阳折了二关、刘全和司马懿,却又得到了许攸文丑和沮授,实力非但不减,甚至更强了。这并不是说,沮授就一定比司马懿强。二者之间,全没有半分可比性。一个初出茅庐,一个却是历经风雨;一个智慧方开,另一个却正处于作为谋士而言的巅峰状态。
沮授不会耍什么阴谋诡计,可就是那一招一式,堂堂正正的阳谋,连司马朗也自愧不如。
联合刘表,正是出自沮授的谋划。
而攻取庐江这一手妙招,也是有他的心血。
相比之在袁绍手下缩手缩脚,相互倾轧的日子,沮授在刘备的手下,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与此同时,许攸出任小沛太守,与关羽二人坐镇后方,使得吕布曹操都不得前进。
从这一点而言,刘备的用人手段,比之袁绍高明百倍。虽然手下人才不多,可是他却能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比之相互倾轧的袁绍谋士团队,所发挥出的能量,更巨大了十倍,乃至百倍。
所有人都很开心,唯有严白虎不甚得意。
侄子死了,自己也渐渐的从刘备集团的核心退出,甚至连那个毛头小子高宠,都比他得重用。
若说心里没有疙瘩,那是胡说八道。
好在严白虎经历了太多事情,从当年的水贼,一跃成为今日的九江太守,柴桑水军大都督,已经足够了。如今,柴桑屯集着徐州军的粮草,要说讲起来,刘备对严白虎还是很信任。
月色正好,严白虎于柴桑渡口喝酒赏月,风向东北。
江面上,出现了数十艘船只,打着荆州军的旗号,由西南方,渐渐的靠拢过来。
自有巡江艨艟自水寨中杀将出去,距离对方船队尚有距离,就大声的呼喊:“尔等何人,速速禀明身份。”
“我等自鄱阳湖来,奉刘荆州之命,押送粮草,并有美酒奉与严都督,刘荆州说严都督镇守柴桑,的确是辛苦了!”
“等着,待我回报都督。”
严白虎倒是知道一些,去年因联军雒阳大战,徐州军向雒阳输送了大批粮草。虽说无大碍,可是刘备还是向刘表敲了一笔。刘表也不是很同意,但念在两家联手,时常也会送些粮草过来。当然了,刘表送过来的粮草不会多,质量同样不会太好,也就是应那个联军的幌子。
“这么点粮草,又有何用?”
严白虎心里面不禁冷笑一声,当然在表面上,还是要做出高兴的模样。
粮草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美酒。整日呆在在柴桑,若无美酒助兴,岂不是难过?从这方面来说,这刘景升倒也算是知情趣。浑不在意的挥手,严白虎也没有派人过去登船检查一下。
船只距离水寨,越来越近……
有小校突然间发现了一丝古怪,忙对严白虎说:“都督,好像不太对劲儿啊。”
严白虎今晚喝了不少的酒,这会儿头也晕晕,闻听嗤笑道:“庸人自扰,又有何处不对劲儿?”
“都督,您看那船只,都吃水不深。若是粮船,怎会如此状况?”
严白虎一怔,凝目光朝远处看去。只见那粮船的吃水线非常清楚,怎可能是运送粮草过来?
“不好……快拦住他们!”
就在严白虎出声的时候,那几十艘船突然加速,隐隐约约,似有铃铛叮铃的那么响了一声。
船只冲进了水寨,直扑堆积在渡口处的仓廪。
帆布掀开,那船上全都是装的枯草等引火之物,一八尺高,身材雄伟的汉子点燃了船只,在靠岸的一刹那,蹭的就窜上了渡口。紧跟着,百余名大汉陆续上岸,船只轰得一声,正撞在渡口上。
已经被烈焰覆盖的船只,在受到剧烈碰撞之后,无数草团洒了出来。
粮仓顿时火起,眨眼间就蔓延了开来。徐州军尚没有做出反应,怎么突然间粮仓就起火了呢?
那率先跳上渡口的汉子,手中持一口银鳞分水刀,上前一步,一刀将一员将砍翻在地,翻身上马,捻起一杆大刀,厉声喝道:“严白虎,甘宁在此,还不给我过来受死!”
喊声响起了一刹那,大营外突然是人喊马嘶。
有小校赶来道:“启禀都督,大事不好……有人,有人偷营!”
这里是九江,这里是徐州治下。这大营中,少说也有万余人马,居然有人敢来这里送死?
严白虎的脑袋里一片空白,犹自在想:甘宁,是谁?
听小校禀报,顿时惊慌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