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怕打断李景说话,几人怕是要放声大笑。
待李景说完,见殿内众人无言反驳,朱由检忍住笑,咳了两声说道:“李兄,朕来说几句吧。”
李景笑着躬身说道:“皇上请。”
“皇上?”见李景躬身以对,口称皇上,殿内众人闻言大惊,急忙看向朱由检,见朱由检虽然衣着朴素,但是那种上位者的气质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众人猛地反应过来,呼拉拉齐齐跪倒在地,口中大呼:“皇上万岁。”
朱由检笑了笑,也不令众人起身。
这也难怪,老朱家的皇帝对文人都没啥好印象,尤其朱由检当了这么些年皇帝没少吃这帮人的苦头,尤其对那些食古不化的文人的厌恶,朱由检比李景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前朱由检拿那些大臣没什么办法,毕竟不能让大臣们一直跪着说话,现在这些人不过是些平头百姓,还是来捣乱的,这要不折腾他们一下,实在对不住自己这些年吃的苦头。
轻咳两声,朱由检道:“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回身指了指身后孔子的塑像,朱由检道:“孔圣人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吧?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认真领会圣人的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德的。
后世有一位大贤,对孔圣人这句话曾做过详细的阐述,这个人便是王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怎么阐述圣人之道的呢?朕试着为大家背一遍这篇文章。”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朱由检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念诵道: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
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待朱由检将整篇文章背完,李景忍不住喝彩道:“皇上将此文念诵的正气慨然,深切体会了阳明先生对当时文人世风日下的慨叹,阳明先生泉下知皇上能理会他的意思,必定欣慰不已。”
朱由检摇头微笑道:“李兄过奖了。”
转头看向殿内众人,朱由检微笑道:“尔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阳明先生这篇文章不用朕给你们解释吧?”
顿了顿,朱由检接道:“孔圣人和阳明先生阐述的乃是仁道,而亚圣阐述的则是义道。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胤植,这三位先贤圣哲所说的仁义之道你明白什么意思么?”